地點:美國紐約
名稱:紐約世界博覽會
會期:1939年4月30日至10月31日;1940年5月11日至10月27日
主題:建設明天的世界
參加國:64國
會場面積:500公頃
西元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也正式開始,到了西元1933年,有1/4的勞工失業,許多人無家可歸。直到1941年美國加入二戰後,經濟大蕭條也隨之結束。
紐約世博會就在歐亞狼煙四起的年頭展開序幕,不但鮮見地將展期切割於1939年及1940年兩的年頭,還邀請到64個國家參與,在當時創造了世界博覽會的新高潮。
科技創新,建設明天
本博覽會為慶祝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就任紀念150週年所舉辦,但背後更重大的意義在於紐約作為美國的重要城市,美國位居世界龍頭地位,不僅僅要向外宣揚國威,更重要的是在經過長達10年的經濟蕭條以後,替美國國內一路走來,始終對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一個鼓勵,不但匯集了世界各國的先進科技,還有美食佳餚。在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紐約人以「建設明天的世界」為主題熱熱鬧鬧地舉辦了這場嘉年華會。
在科技方面,展出了各種最新發明與技術,包括錄音、電視、塑膠所能達成的各種材質與技術,相對於今日的世界博覽會以絕對的比重強調自然、環保、生態保育的愛地球理念,在距今70多年前的紐約世博會則是以完全工業技術的成果展示,彷彿炫耀著當時最先進的科技,人類的明天就會一片光明。
藉博覽會改造城市
本博覽會展區面積高達500公頃,在紐約這麼一個已經高度開發的都市想要找到一個素地可以舉辦博覽會並不容易,但就是因為能藉著一個大型活動的舉辦,都市計畫得以完整並徹地深入地執行。為了本次博覽會,將一個原本是沼澤及垃圾堆積如山的地點,用填土的方式創造出如今的可樂娜公園(紐約市第二大公園僅次於中央公園)。一個博覽會可以改變的層面既深又廣,結合眾人的努力與智慧,達成了更新美化都市以及在紐約市舉辦博覽會的兩大目標。
在當時展覽會場現址,還可以看見當時博覽會的主題建築角尖塔和圓球(The Trylon and Perisphere),除了是當時世博會的形象標誌,如果任何一個博覽會或奧運會的LOGO,這個主題建築物還能留存至今,並從當年開始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球模型。
史上第一次的電視實況轉播在紐約
如今SNG車滿街跑,但在西元1939年以前,看電視還僅是少數人可享受的娛樂,在紐約世博會開幕當天,美國電視台不僅現場實況轉播紐約世博會盛況,還可透過現場轉播讓全世界的人看見美國,「這是我們的經濟實力,也是我們的科技實力。」當然在博覽會現場,展出了最新的電視機產品,儘管收看電視仍是有錢人的專利,但美國所想要表達的自我優越意識,如同現場轉播一般分秒不差地傳遞出去。
1939年在紐約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最後一次世博會。儘管有許多困難,紐約的人們最終創造出值得世人敬佩的奇跡。在承辦過兩次世界博覽會後,可樂娜公園已成紐約市第二大園林公園,站在這塊世博會的遺址上,可領略歲月蒼桑給當地帶來的巨變,同時這裡也成為了紐約市求新求變,永遠充滿活力的象徵。
留言列表